T9432 工业软件这么卷,到底应该卷什么?
发布日期: 2024-04-09 作者:
2023年至今,工业软件领域的发展可谓飞速。
一方面是新巨头的进入,如华为MetaERP内部研发多年之后的公开亮相,不仅刺激了用友、金蝶、浪潮等厂商同步革新技术,从管理软件进一步向决策分析、生产管理、设备控制、生产执行端大踏步前进,深耕各类细分场景。
另一方面,央企数科公司从只为央企母公司服务转为技术输出方,不断拓展产业链影响力和合作伙伴网络,往全行业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方向发展。
在资本市场上,2023年索辰科技、航天软件登陆科创板,芯享科技、哥瑞利、赛美特等获得新一轮融资,嘉立创目前正在IPO排队中。
从另一个侧面我们也能一窥国内工业软件“卷”出的浓烈氛围。刚刚结束SEMICON China 2024异常火爆。三天会期,近9万平米的展厅、1100家展商、4500个展位吸引了超过近13万人参与其中。多家企业向亿欧透露,2025年的很多展位都被抢订一空。工业软件行业这么卷,那么核心应该卷什么?
到底什么才是工业软件的核心竞争力?
工业软件不是独立漂浮于产业之外的,而是与工业体系同步发展,是几十年工业生产中无数的关键技术、流程、工艺、知识、数据沉淀下来的最核心的东西。所以说,工业软件“姓工不姓软”,没有深厚的工业技术积累,工业软件就很难做到让客户用起来顺手、满意。
工业软件涉及多种门类,从经营管理、研发设计、生产控制到嵌入式工业软件,以及运维服务类软件等林林总总。不管何种工业软件,能获得市场认可,不外乎技术成熟、产品好用、案例优秀、性价比高、售后及时等等。当前,国产工业软件第一步要实现的就是对IBM、应用材料和西门子等全球工业软件巨头的平替。
以生产制造类工业软件为例,亿欧智库做产业调研时发现,从需求侧看,绝大多数中高端产线对于国产软件的项目交付、售后维保仍存顾虑。从供给侧看,国内该类厂商的整体规模还较小,且产品主要集中在中端及以下的产品。但有部分厂商在垂直细分赛道已逐渐构建起自己的领先优势。
客观上讲,国内工业软件发展起步晚,因此绝大多数市场(尤其是高端市场),70%左右依然被国际巨头所占。但由于国内市场、政策、产业、国际竞争等多重因素催化,国产工业软件反而在加速追赶超越。
一个产业共识是:中国已是工业大国,但还不是工业强国。中国制造业产业链的发展逻辑已从简单的加工制造,向高技术、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和绿色化的方向切换。尤其是制造业向高技术领域的转移,使得制造业整个产业链的价值分配,快速的向技术含量更高、附加值更高的产业链环节集中。
这些变化有助于提高制造业质量和竞争力的同时,背后更需要各类工业软件作为依托从而能够推动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纵观国内,百花齐放的工业软件生态,更应该齐心协力深耕业务,潜心研发,服务市场。
放眼全球,有庞大的潜在市场正等待来自中国的解决方案,有更高端的技术和产品需要中国智慧。
国内工业软件白热化竞争下存在的问题讨论
有多个工业软件厂商向亿欧透露,目前国内的竞争态势非常卷,但不是卷向“高纬”,而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SEMICON China 2024展会闭幕后,有行业从业者向亿欧透露,“今年是国产工业软件服务商亮相最多的一年。明面里大家拼展台,背后大家拼刺刀。”
“低价竞标,夸大宣传、竞价排名,花样层出不穷。就以竞价排名来看,行业有企业一下子买了多个同行,甚至是国际巨头的关键词广告。从事这个行业的都知道,工业软件是一个纯TO B的生意。To B获客不易,但企业决不能以做To C业务逻辑简单粗暴来套To B 业务。To C是价格敏感,To B是价值敏感。做流量营销营销没有错,但绝不能用战术上的‘取巧’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工业软件服务商的壁垒,不是靠买“关键词”建立的。TO B的生意,纯靠引流不是制胜之道。”该行业从业者表示。
SEMICON China大会期间,一位投资圈资深项目经理在接受亿欧采访时表示,当前工业软件是投资方密集关注的方向之一。其核心投资逻辑主要是因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共振、产业链安全和自主可控的要求、规模化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竞争优势提升,当然更重要的还有AI、大数据、云计算、大模型等新技术为工业软件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
“现在泛工业软件赛道很广,细分领域却又很拥挤。项目确实很多,不少优秀的项目也有大量优秀VC加持。由于工业软件特殊的属性,我们对于新项目态度谨慎,对于成熟项目又觉得估值偏高。据我们了解,大多数企业还算一步一脚印的夯实基础,但也有企业冲资本市场来的,会有一些泡沫存在。这两年有一些厂商通过资本的‘金手指’做并购、做投资,希望在一二级市场里讲出新的故事。在我们看来,投资并购是一把双刃剑。他既是企业快速做大做强的捷径,也是企业深陷泥潭的负担与风险。仅仅靠资本的力量,不见得能转动实体产业链条。”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曾公开表示,中国软件产业起步晚,发展道路曲折,“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错误思想曾一度影响中国本土软件工业的发展。软件行业是近年来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然而相对其他产业而言,投入仍然偏低,产业研发还存在“穿马甲”的问题。
通过数据分析,简单对标下全球工业巨头。
据亿欧智库统计,西门子2023财年营收达778亿欧元,研发投入约为62亿欧元,均同比增长11%;业务利润为114亿欧元。其中,数字化工业板块(营收以工业软件为主)增长迅速,营收219.2亿欧元,贡献业务利润49.5亿欧元,几乎占据西门子总利润的半壁江山。
在2024财年初,数字工业部门的订单积压为110亿欧元,其中预计有80亿欧元将在2024财年转化为收入。这虽然意味着西门子工业软件市场增长至少有保底,但西门子还在财报中预测,供应链的重新平衡、贸易冲突、地缘政治紧张的影响、消费者谨慎支出和分销渠道库存缩减等因素将影响西门子的市场增长。而这众多因素意味着,哪怕贡献利润最多的数字化工业板块,每一步都不是轻松,也需要投入重资源在研发、人力、市场、渠道等方面。
同时,应用材料公司2023财年,实现营收265.2亿美元,净利润为68.56亿美元,研发投入31亿美元。正如年报中所说,2023财年研发工程支出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员工人数增加、与正在进行的产品开发相关的折旧费用以及耗材和设备成本增加。应用材料同样是重研发投入企业。
IBM 2023年全年营收为619亿美元,同比增长2%;净利润为75亿美元。且2023年支出70亿美元用于研发,支出超过50亿美元收购9家公司。尽管IBM在2014年曾经剥离过芯片制造这一重资产,但目前的IBM依然难说是一家轻资产公司。
综上来看,要想在工业软件领域建立核心竞争壁垒,做一家可持续发展的企业,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中国工程院院士单忠德曾很好的总结过做好件事的态度,那就是——以“十年磨一剑的韧劲、一辈子办成一件事”的执著开发好软件。
无数耕耘在工业软件前线的从业者深知,不掌握研发设计能力,再强大的渠道和销售能力,也无法得到定价权,只能获得纤薄的产业链利润。在中国工业软件攀登全球工业高峰的漫漫征途上,亿欧呼吁行业走正道、干正事、扬正气,共同维护行业良好秩序,做值得尊敬的对手,真正撑起国产工业软件的一片天。